井口、井筒和井室的尺寸應便于養(yǎng)護和檢修,爬梯和腳窩的尺寸、位置應便于檢修和上下安全。在我國北方地區(qū)冬季檢修時,工人操作時多穿棉衣,井口和井筒小于700mm時,出入不便,因此對需要經(jīng)常檢修的井,井口和井筒宜大于800mm。用于跌水的檢查井也叫跌水井。支管接入跌水井水頭為1m左右時,一般不設跌水井。管道跌水水頭為1m~2m時,宜設跌水井;跌水水頭大于2m時,應設跌水井。管道轉(zhuǎn)彎處不宜設跌水井。
勾縫前應提前澆水濕潤墻面和清刷縫內(nèi)殘漿、浮土和雜物,待縫清凈和墻面稍干時再勾縫。勾縫應用1:2.5 細砂水泥砂漿,砂子過篩,砂漿稠度以鎦子挑起不落為宜。砂漿塞進縫中,應壓實,拉平,趕光。凹縫比墻面凹進3-4mm。勾完縫待砂漿略被墻面吸水起干,即可掃縫。為了檢查井流槽頂以下部分組砌混亂、流槽的外皮磚與井墻的內(nèi)皮磚互不咬合、形成井徑全周長的通天縫、收口尺寸大小不一致的現(xiàn)象,施工時要強化對紅磚的質(zhì)量控制,做好技術交底,使操作者明白重要性。
井蓋安裝和瀝青路面的攤鋪配合完成。一般瀝青道路面層分為兩層或三層,可利用臨時鋼板(或其他承重物)覆蓋井蓋與道路一并攤鋪碾壓,然后根據(jù)井蓋大小反挖,再進行井蓋安裝,安裝完成后填充壓實周邊。為減小因井蓋與井座受車輛碾壓沖擊所產(chǎn)生的噪聲,在安裝井座時,可將檢查井蓋的鉸接端平行安裝在與車輛前進相反的方向。在井蓋四周拉四條十字交叉線,找出井蓋的縱坡和橫坡,使其與路面保持一致,找準后固定,以此為基準調(diào)整高程。在上層瀝青攤鋪前調(diào)整好井蓋的終高程,以便一次壓實。